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并分享给朋友
破产预重整制度是一种将重整程序与法庭外债务重组相结合的混合型企业拯救机制。其兼具公力与私力的挽救模式,预重整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与确定性,减少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同时保护利益相关者。我国破产预重整制度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历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尽管还未出台国家层面的立法,但就地方层面而言,多地法院发布了预重整案件审判指引,同时也相继发布了破产审判工作经验及破产典型案例。
本文旨在通过总结经验、分享交流,便于大家了解预重整的实践趋势,准确认识与把握预重整制度规则,更好地帮助企业运用好预重整制度,助力企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一、预重整制度实践现状
1.预重整工作指引发布情况
各地区法院已发布的预重整工作指引数量统计如下:
2.预重整案件受理现状
(1)2001年—2022年全国预重整案件数量统计
(2)各地区预重整案件数量统计
从统计数据可知,预重整案件数量前三的省份为江苏、四川、河南。
(3)上海地区
根据现有的公示信息显示,上海地区预重整案件目前有2021年审结的首例预重整案件“中科建设开发总公司破产重整案”,以及正处于预重整阶段的“鳄鱼制漆(上海)有限公司预重整案”。
二、各地区预重整典型案例
1.预重整成功案例
(1)上海
(2)广东
(3)北京
(4)江苏
(5)四川
(6)浙江
2.预重整未获法院批准案例
虽然一般认为通过预重整可以提高重整成功率,但也存在部分预重整未获法院批准的案例。其中主要失败原因在于,企业未能在规定预重整期限内,完成重整可行性方案,解决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被重点关注的问题,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