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并分享给朋友
2022 年 10 月 24 日,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简称 CCIAPCB)会发起的“倡议 1024 区块链活动日”系列活动(第三届)在京启动,杭州特邀分会场 “2022‘新文化要素·新发展格局’”主题论坛在杭州·象山艺术公社举办。
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陆善兴,浙江省浙商经济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郑仁春主任,西湖区艺创小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张敏霞主任,唯艺(杭州)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 CEO 佟世天,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方皛律师,香港知名艺术家孙铭仪(Apple),自由插画师曹赓与杭州元智创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叶朋先生等多位嘉宾受邀参会。
当前,元宇宙、区块链、数字藏品等数字化产业呈现百家争鸣的发展态势,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等均发生深刻转变。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网络艺术品等新文化要素领域正在发生网络文化内容生产方式从数字文化内容资源到数字文化资产的转变。如何用足、用好区块链技术,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品牌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活力,做好“基建”工作将成为每一个从业者的新课题。
在当天的论坛活动中,由君悦所合伙人方皛律师、元智创艺创始人叶朋先生、艺术家孙铭仪女士组成的“三方圆桌对话”吸引了与会人员极大的关注,三方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创作巧妙结合?”、“区块链及文化创新是何关系?”、“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实体经济?”、“怎样看待共治与自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干货满满、精妙绝伦的回答也让此次论坛达到高潮。
话题一:何看待区块链技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方皛律师认为,艺术的载体不断变化,从洞穴墙壁到纸张,再到计算机,乃至区块链。艺术的创新始终在被技术的发展赋予更多的可能。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兴的数字技术,因其可追溯、不可篡改、不可复制等特性,在保护数字艺术品安全高效传播的前提下,为艺术品的确权、传播、流通提供了可能。数字艺术赋予了传统文化全新的表现形式,年轻人因为喜欢而收藏,因为喜欢而传播,传统文化因此实现了弘扬和传承。比如,此前唯一艺术平台发售的敦煌系列数字艺术品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让许多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去敦煌的年轻人,通过数字艺术品领略了敦煌艺术的精彩。《人民日报》称此举“将古老文化借助新兴技术“活”起来,带来全新的敦煌“玩法”让大众更好的领略敦煌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使千年敦煌与时代接轨。”
话题二:你认为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新机遇吗?你如何与元宇宙时代接轨,以区块链技术为作品赋能?
方皛律师“过去·现在·未来”的观点直击人心:过去,区块链为作者进行权属声明和确权提供了“存证”的基础;现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为web3.0的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支持;未来,区块链将为元宇宙的建设提供基础材料,为元宇宙与物理宇宙的虚实结合提供可能。
话题三:数字文化产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赋能实体经济?
方皛律师指出,刚才唯艺拍卖负责人提到,唯一艺术去年举行了“全国乡村振兴摄影大赛”,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让更多人通过艺术家的镜头我看到了乡村的变迁。而据他了解,唯一艺术平台还设立了文旅馆,为赋能地方文旅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努力。他认为,这些对于乡村振兴都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话题四:如何做好自治倡导共治?
方皛律师强调,行业从业者一方面要利用好新的技术,在防范金融化、证券化风险的前提下,使数字艺术真正成为文化的江山,让传统文化在新技术的赋能下焕发新的生机;另一方面,也要让作品的创作者、文化的传播者、文明的传承者受益,形成健康的数字生态环境。他呼吁行业从业者知敬畏、守底线、促发展,坚持守正创新、践行科技向善、助力文化振兴、赋能实体经济、坚守法律底线。同时,业内企业应当积极与学界、政界沟通,积极响应行业自治要求,共促产业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三方圆桌对话”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本次倡议“1024 区块链活动日”第三次系列活动暨 2022“新文化要素·新发展格局”论坛圆满落幕!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牢牢把握发展趋势,凝心聚力,推动区块链与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携手助力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强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