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并分享给朋友

EN

合同解除的程序及规则|mhp君悦评论

2024-02-197914

640.png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关系成立以后,当具备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或向将来消灭的一种行为。


合同的解除有四种类型:协议解除、约定解除、法定解除以及违约方起诉解除。


协议解除


《民法典》第562条第1款: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协议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尚未履行完毕前,当事人之间通过达成新协议使原合同的效力归于消灭的民事法律行为。新协议需要当事人在两个方面达成意思表示一致:一是确定原合同解除的意思表示一致;二是对原合同存续期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处理方式意思表示一致。解除时间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既可以为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新协议生效之日,也可以为当事人约定的日期。


约定解除


《民法典》第562条第2款: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约定解除,是指在原合同中通过约定解除权条款,或另行签订合同,赋予有关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享有解除权,权利人在除斥期间行使解除权使合同归于消灭的民事法律行为。


注意:约定解除权并不当然产生合同解除的效力,其本身并不导致合同解除。出现合同约定的解除事由,但解除权人并未行使解除权,合同依然有效;只有在约定的解除事由出现时,享有解除权的一方通过行使解除权才能产生合同解除的效果。同时,应当遵循《民法典》第564条、第565条关于解除权行使期限、解除权行使程序的规定行使解除权,才能摆脱原有合同关系的束缚,


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的适用较约定解除更为严格,也分为两类,一种是满足法律规定的四种情形,适用最为严格,主要依据《民法典》第653条第1款。还有一种则是在不定期持续履行的合同关系中,当事人享有的任意解除权,主要依据《民法典》第653条第2款。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653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当事人是否具有法定解除权的关键,在于判断合同目的能否实现,如果不影响合同目的实现,通常不允许以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通说认为,其等同于根本违约,此时因债权人的履行利益落空,合同已无继续履行之必要。


违约方起诉解除


一般而言,解除权人应为守约方,违约方一般不享有合同解除权。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特殊情况下,法院也可能会赋予违约方解除权,但同时会判决违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当违约方继续履约所需的财力、物力超过合同双方基于合同履行所能获得的利益时,应该允许违约方解除合同,用赔偿损失来代替继续履行。


第580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解除权的行使


法定解除权与约定解除权同属形成权,其行使无需征得对方当事人同意;但法定解除事由出现,并非意味着合同必然解除,是否行使解除权,由当事人依其意思自治决定,


除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外,不论是约定解除还是法定解除,主张合同解除一方均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解除生效的时间


《民法典》第565条: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原则上,解除通知生效时合同解除。若解除权人自愿给对方一个合理期间经过后再解除,相当于解除意思表示附生效期间,应尊重其意思自治。若被解除一方有异议,任意一方均可请求司法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但司法机构仅能确认解除行为是否生效。若解除权人以司法方式行使解除权,司法机构将载有解除意思的诉状或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生效。


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根据《民法典》第566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据此规定,合同解除后,对于尚未履行的部分,双方均无需再履行。

联系我们

中国上海市南京西路1717号会德丰国际广场7楼
邮编:200040
电话:(总机)61132988
传真:61132913
Email:hr@mhplawyer.com